小微

分钟级响应+人才共育!胜科纳米双线发力筑牢半导体检测核心优势

2025月11月26日 66728浏览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近期,胜科纳米两项关键动作引发行业关注:10月20日全国首条省际半导体检测无人机专线成功首飞,11月7日与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达成课程共建合作。一边聚焦前端服务效率升级,一边夯实后端人才技术根基,这家国产半导体第三方检测核心企业,正以精准布局勾勒出在产业链中的核心价值,为半导体产业自主化进程注入动能。

分钟级响应+人才共育!胜科纳米双线发力筑牢半导体检测核心优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0月20日,丰翼科技“丰舟90型”无人机从上海金山基地升空,45分钟后精准降落于胜科纳米苏州总部。这条全长75公里的专线,将传统2.5小时的样品运输时效压缩至“分钟级”,效率提升2倍多,成为国内半导体检测领域物流革新的标志性事件。“半导体先进制程研发中,检测时效直接决定研发周期。”公司负责人表示,专线采用10公斤载重、110公里航程的定制化配置,通过“点对点加密运输”,既破解了陆运拥堵延误的行业痛点,又降低了高附加值芯片样品的安全风险,实现“当天取样、当天分析、当天反馈”的服务闭环。

分钟级响应+人才共育!胜科纳米双线发力筑牢半导体检测核心优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值得一提的是,该航线仅两个月即落地,其开通的绿色低空航道,成为“低空经济+高端制造”融合发展的典型示范。按公司规划,后续将拓展浦东张江等新航线,实现年运输超2000次的常态化运营,并逐步复制至深圳、北京等实验室基地,构建“120公里半径分钟级响应”的全国服务网络。这一布局背后,是公司强劲的业务支撑。2025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收3.86亿元,同比大增31.22%;服务全球超2000家客户,涵盖高通、博通等国际巨头及华虹集团等国内产业链核心企业。

前端效率升级的底气,源于深厚的业务积淀与技术壁垒。公司主营失效分析、材料分析、可靠性分析三大核心业务,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4.15亿元,其中失效分析与材料分析领域国内市占率达7.44%。核心的失效分析业务2024年国内收入占比超50%,2021-2023年案件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超35%,可覆盖3nm先进制程与Chiplet封装;材料分析业务为第三代半导体、大硅片等国产材料提供关键验证支持。首创的“Labless模式”通过共享实验室理念,帮助企业降低自建成本,已延伸至“轻实验室”模式,全产业链服务优势持续巩固。

如果说无人机专线是“看得见的效率革命”,那么校企合作则是“看不见的能力沉淀”。11月7日,胜科纳米与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签署课程共建协议,联合打造《集成电路失效分析》研究生实践课程,将企业实操经验系统纳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根据合作规划,胜科纳米北京子公司将提供真实工业环境的先进设备操作、案例解析等实践支持,双方还计划进一步拓展科研合作,携手攻克产业技术难题。

这一合作直击行业痛点。半导体检测行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迫切,此次产教融合不仅为公司储备核心人才,更强化了技术转化能力。2021-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从2254万元增至4580万元,占营收比例维持10%以上,截至2025年6月末拥有发明专利40项,研发人员中硕士及以上占比40.91%,技术硬实力持续夯实。

产能与财务数据进一步印证成长韧性。境内以苏州为核心,辐射福建、南京、深圳、青岛、北京的实验室网络逐步成型;2025年上半年境外收入2652万元,同比增长14.13%,有效缓解贸易不确定性冲击。2025年三季度,公司固定资产较上年末增长87.15%,在建工程减少71.64%,前期投入稳步转化为服务能力,毛利率维持42.59%的高位,显著高于行业平均35%的水平。

当前,半导体第三方检测行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据中国半导体协会预测,2024年国内市场规模超100亿元,2027年将达180亿-2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0%。在国产化与先进制程迭代的双重驱动下,胜科纳米既凭借3nm检测能力在先进制程领域布局抢占增量市场,又通过物流升级与人才共育构建服务壁垒。从45分钟跨城送样到校企联合育才,这家“芯片全科医院”正以“前端效率+后端能力”的双轮驱动,在千亿级赛道中锚定核心地位,为半导体产业自主化提供持续支撑。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f $type=='index'&&$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