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

太湖雪:锚定“东绸西固”政策 以创新织就传统丝绸产业升级新路径

2025月11月26日 49399浏览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商务部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茧丝绸产业“东绸西固”工作的通知》,为传统茧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勾勒出“东部创新引领、中西部产能支撑、东中西部协同互补”的清晰路径。在这一政策指引下,作为苏州丝绸产业领军企业、北交所“新国货丝绸第一股”的苏州太湖雪丝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湖雪”),以其科技赋能研发、文化激活设计、品牌链接全球的实践,正成为“东绸西固”政策落地的鲜活样本,为东部丝绸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破局之道”。

太湖雪:锚定“东绸西固”政策 以创新织就传统丝绸产业升级新路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紧扣“东部创新引领” 以技术研发夯实产业根基

太湖雪:锚定“东绸西固”政策 以创新织就传统丝绸产业升级新路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东绸西固”政策明确要求东部地区“强化科技引领、提升产品设计能力”,这与太湖雪长期深耕“微笑曲线”两端、聚焦高附加值环节的发展战略高度契合。作为扎根苏州的丝绸企业,太湖雪既承袭千年丝绸文化基因,又以持续的技术创新打破传统产业桎梏。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太湖雪累计取得授权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91项,著作权登记高达2507件。更值得一提的是,太湖雪牵头或参与起草了国家标准7项、行业标准6项,以技术硬实力构筑了坚实的产业升级底座,充分体现了东部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创新引领作用。

融合“文化+数据”焕新传统丝绸产品生命力

在产品设计端,太湖雪精准响应政策“加强丝绸非遗保护、挖掘传统纹样资源”的要求,将文化创新有效转化为市场竞争力。通过与苏州丝绸博物馆等机构合作,太湖雪利用馆藏丝绸文物纹样数据,通过结构化处理,提取其色彩参数、设计元素等核心信息,每月研发出十余款广受市场欢迎的国潮单品。

从“国色华章眼罩”到“云纹提花领带”,太湖雪成功将博物馆里的文化遗产转化为“Z世代”消费者青睐的日常用品。市场数据显示,其年轻客群占比稳步提升,印证了“文化+数据”模式对传统产品的焕新价值,为东部丝绸企业提升产品设计能力提供了可行路径。公司表示,2025年1月-9月,太湖雪丝绸饰品类产品销售收入增速达到32.42%,显示出良好的市场接受度和增长潜力。

布局全球营销网络 实现从“卖产品”到“树品牌”的跨越

“东绸西固”政策特别强调“引导头部企业与国际时尚品牌合作,加快融入全球纺织高端价值链”,而太湖雪在品牌出海方面已先行一步。依托海外品牌“THXSILK”,太湖雪构建了“主流平台电商+品牌海外官网+本地化社交媒体”的全球营销矩阵,产品覆盖北美、欧洲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

通过持续亮相米兰设计周、新加坡国际展会、德国法兰克福展以及上海进博会、广交会等国际舞台,太湖雪不仅拓展了海外市场,更让苏州丝绸文化走向世界。在跨境电商领域,太湖雪荣获江苏省商务厅首批“江苏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跨境电商知名品牌”及“江苏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截至2025年三季度,太湖雪跨境电商实现同比25.02%的增长,积极响应了政策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营销网络的知名品牌的要求。

践行“东中西部协同” 优化供应链实现互补共赢

“东绸西固”的核心在于“东中西部协同互补”,太湖雪虽立足东部,却通过供应链优化与行业赋能,为这一格局提供了企业层面的实践参考。在原材料端,太湖雪深化与中西部茧丝产区头部供应商的合作,建立“优质茧丝直采”机制,既保障自身原料品质,也带动广西、四川等地蚕农增收,契合政策“中西部增强茧丝保障能力”的要求。

作为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太湖雪还依托自身数字化平台,构建“消费者需求-产品研发-产能对接”的快速响应链路。通过分析千万级消费者偏好数据,精准预判市场需求,并将研发方案与中西部具备产能的企业共享,有效推动“东部设计+中西部生产”的协同模式落地。

政策引领下的产业新机遇

从“数据赋能国潮”到“品牌链接全球”,太湖雪的转型之路,正是“东绸西固”政策激活传统产业活力的微观缩影。随着政策明确的“到2028年东部培育20个以上国际知名品牌”“全国茧丝绸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等目标的推进,太湖雪这类兼具文化底蕴、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丝绸企业,有望在政策东风下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为中国传统丝绸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更多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f $type=='index'&&$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