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赵中昊)5月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陶川表示,此次国新办发布会为4月政治局会议后一系列稳市场、稳经济的宏观政策拉开了序幕。经济和市场行稳致远的关键因素仍在于货币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同,预计随着“一揽子金融政策”在二季度的陆续落地,三季度增量财政政策的空间也将随之打开。货币政策方面,降准降息的同时,新一轮结构性货币政策将着力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的适配性和精准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陶川认为,本次发布会“双降”的超预期主要在于降息。在一季度宏观数据和股市表现较好的情况下,一方面4月PMI已经彰显了外部变化对出口的冲击,接下来预计将映射至一系列宏观数据上,经济下行压力随之或明显加大,降息体现了货币政策“未雨绸缪”的应对思路。另一方面,随着汇率约束的打破,在美元走弱、美国关税谈判释放积极信号的背景下,近期人民币汇率朝7.20的点位连续升值,国内货币宽松的压力相应减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陶川看来,降准降息的同时,新一轮结构性货币政策将着力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的适配性和精准性。不管是内需不足还是外部冲击,更多体现的是中国经济的结构性挑战,在这一情况下,结构性工具有必要“多管齐下”。尤其在本次发布会上,央行新一轮结构性工具部署呈现出鲜明的“量扩价廉”特征,一方面创设多项再贷款工具,更好发挥精准滴灌作用。另一方面普遍下调再贷款、PSL等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与总量降息形成配合、进一步压降金融机构资金成本。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除此之外,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增量政策“未完待续”。4月25日政治局会议和4月28日国新办发布会上,均就“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做出部署。尽管5月7日发布会暂无进一步明确,但随着后续外部冲击可能的进一步显现,政策性金融工具可作为稳定国内投资的重要抓手。回顾2022年经验,总额7400亿元、补充基建重大项目资本金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对实体经济的提振效果显著。
陶川表示,央行潘功胜行长在本次发布会上提出“服务消费是消费升级扩容的重要着力点”,此次央行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这项工具实则是迈出了政策助力服务消费的重要一步。货币金融在服务消费领域“先行先试”,若政策效果显著,也为后续财政支持消费打开更大空间,整体体现了“边探索、边实践”的政策思路。考虑到当前财政仍有存量政策(如专项债、特别国债)尚未完全落实,财政支持服务消费的增量政策可能会于年中才释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