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10月14日至18日,“世界聚变能源集团”第二届部长级会议暨第三十届聚变能国际大会在成都举办。当前,聚变能产业正加速发展,本次会议作为全球核聚变科技与工程领域参与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专业性国际会议,旨在推动全球聚变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聚变能被誉为“终极能源”,其原理是模拟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将轻元素聚合为重元素的过程中释放巨大能量。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大科学工程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之一,而ITER装置是一台能产生大规模核聚变反应的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俗称“人造太阳”,其核心目标是验证和平利用聚变能在科学与技术层面的可行性。该计划吸引了中国、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七个成员方,涵盖共三十多个国家共同参与。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围绕“人造太阳”相关项目,我国众多企业积极投身其中,远方装备便是代表性企业之一。远方装备是一家专注于极端条件下使用的特种钢新材料及装备研发、制造与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由其自主开展工程化制备研发的CLF-1低活化马氏体特殊钢(简称“CLF-1钢”),已成功应用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远方装备董事长张超杰表示:“包层结构材料主要用于构成和支撑包层这一关键组件。在核聚变反应中,等离子体需在容器内被加热至超过1亿摄氏度,这就对包层结构材料提出了严苛要求,其需具备良好的抗辐照肿胀能力、高温强度、导热性以及固有的低活化特性,该材料也是决定聚变能商业化可行性的核心瓶颈之一。公司研发的CLF-1钢正是用于核聚变反应堆中的包层结构材料,目前公司已具备5吨级该材料的研制能力,且材料综合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自2015年起,远方装备便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展开合作,承担CLF-1钢的工程化制备生产工艺开发工作,并成功成为中核集团相关招标项目的主要中标单位,还凭借该领域成果荣获中核集团科学技术三等奖。与此同时,近年来公司还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省能源实验室)等多家国内头部科研院所在核聚变材料研发领域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
在张超杰看来,未来核聚变的发展将彻底改变当前全球能源格局,远方装备将牢牢把握这一发展机遇,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力争持续保持在聚变能材料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
转载请注明:财智纵横 » 企业新讯 » 聚变能产业发展加速 远方装备抢滩布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