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昝秀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布以来,基金管理人迅速响应公募基金改革政策号召,5月16日已上报首批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产品,获证监会接收。
首批共26家管理人上报产品,代表性较强,其中基金管理规模或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管理规模居行业前列的管理人21家,中小管理人4家,外商独资管理人1家,各家机构权益管理能力均较强。
在产品投向和业绩比较基准选用方面,首批上报的产品均为全市场选股基金。有不少管理人表示,后续可积累新模式产品运营经验,探索拓展对标的业绩比较基准范围,如主题风格类指数。
对标主流宽基指数
在产品投向和业绩比较基准选用方面,首批上报的产品均为全市场选股的基金,主要对标沪深300、中证A500、中证500或者中证800等主流宽基指数。
不少管理人表示,后续可积累新模式产品运营经验,探索拓展对标的业绩比较基准范围,如主题风格类指数。
多家基金公司相关管理人表示,已派出旗下长期业绩表现较好的基金经理来管理浮动费率产品,全力做好产品业绩,切实为投资者创造回报。将持续关注《行动方案》最新进展,在产品核心要素设计、产品法律文件准备、配套系统改造推进、销售渠道沟通等各方面做了充分准备。预计其余管理人准备充分后,将后续跟进。
在实施路径上,《行动方案》对推行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产品采取了“新老划断”方式,不会影响存量产品正常投资运作。
强化以投资者为本导向
证监会5月7日发布的《行动方案》明确,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对新设立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大力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对符合一定持有期要求的投资者,根据其持有期间产品业绩表现确定具体适用管理费率水平。如持有期间产品实际业绩表现符合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基准档费率;明显低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低档费率;显著超越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升档费率。
《行动方案》还提出,在未来一年内,引导管理规模居前的行业头部机构发行此类基金数量不低于其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发行数量的60%;试行一年后,及时开展评估,并予以优化完善,逐步全面推开。
有基金公司相关管理人表示,相关产品在设计时根据《行动方案》要求进一步细化,着力强化以投资者为本的导向。符合一定持有期要求的投资者在赎回产品份额时,管理费率可根据产品持有期间业绩表现与业绩比较基准的对比适用基准档、升档或降档;同时对升降档进行非对称设计,相较对管理人的激励,更加强调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通俗地讲,就是业绩明显跑输业绩比较基准的,收费就得降下来;业绩显著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收费可适当提高一点,但升档幅度明显小于降档幅度,更好实现与投资者的‘同甘共苦’。”上述基金公司相关管理人透露,具体设计细节,待产品正式获批后会向销售渠道、投资者做进一步的介绍和解读。
多位管理人和销售机构人士表示,相关产品的设立主要是引导投资者长期投资,助力投资者获得更好的长期投资回报;不会过于看重募集规模,会强化首发重实量的销售导向,避免“高开低走”;后续将努力提升投资者长期投资体验,做好持续营销。
转载请注明:财智纵横 » 经济要闻 » 首批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基金产品上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