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

中车青海造首台套高原风电机组下线

2025月05月11日 64458浏览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刘丽靓)据中国中车5月11日消息,当日,中车青海造首台套应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高原风电机组在刚刚投产的中车德令哈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西部地区规模最大、产业最全的“风光储氢”一体化产业基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实现了清洁能源装备青海有、青海造、青海用。

中车青海造首台套高原风电机组下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次下线的高原风电机组和正在批量生产的5.XMWh储能系统,是中国中车专为高原应用环境研发设计的,可实现在高海拔、高湍流、高辐射、强风沙、低气温、低气压等严苛条件下的安全高效稳定运行。

中车青海造首台套高原风电机组下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为我国轨道交通装备的领军企业,中国中车充分发挥轨道交通电传动技术与风力发电技术同源优势,是国内最早进入风电装备制造领域的企业之一,具有完整的风电装备产业链,并以此发展出适应丰富场景的“风光储氢”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和“源网荷储”一体化能力。

刚刚投产的中车德令哈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一期项目建有储能系统、风电整机制造车间,后续还将布局风电叶片、风电塔筒、电气装备等相关产业。中国中车副总裁余卫平表示,中国中车将持续发挥轨道交通装备与清洁能源装备“双赛道双集群”产业优势,促进中车技术优势、产业优势与青海省地域优势、能源优势的融合发展,将德令哈产业园建设成为我国西部地区规模最大、产业最全的“风光储氢”一体化产业基地,真正实现“源网荷储消”全产业链清洁能源装备“青海有、青海造、青海用”。

中国中车在加快建设数字化、智能化、零碳化、规模化、集群化标杆园区的同时,始终坚持带动清洁能源装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

产业园不远处的中车德令哈100万千瓦源网荷储项目正在加紧建设,项目包括70万千瓦光伏、30万千瓦风电和200兆瓦/800兆瓦时电化学储能,建成后年均可发绿电23亿千瓦时,可节约标煤7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90万吨,项目将全面采用中国中车在青海本地化制造的核心装备。

目前,中国中车所属企业已经与天合光能(青海)、青海赣锋锂业等十余家青海省内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共同签署了《清洁能源装备产业链共建行动方案》,把中国中车积累的丰富技术创新、生产制造、质量管理经验延伸到产业链、供应链,助力青海建设现代化清洁能源产业体系。

中国中车所属企业还与国家电网、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华能、中国大唐、中国华电、国家电投、三峡集团、中广核、华润集团、中国石油、鲁能集团、中国南水北调集团、青能集团、陕煤集团等所属驻青海能源企业签署了《产业合作助力青海经济发展倡议书》,共同推动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与新能源发电深度融合,全链协同助力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

在产业共建、发展共享的同时,中国中车还积极助力当地就业、推动教育事业和农牧产业发展,努力为当地百姓创造更加美好的高品质生活。在产品下线现场,中国中车所属企业中车四方所与德令哈市教育局签署了《中国中车“走出大山看高铁”游学之旅行动合作协议》。按照协议内容,每年都将组织德令哈地区的优秀学生走出大山,走进中国中车现代化的轨道交通和清洁能源生产现场,近距离感受大国重器、尖端科技,让孩子们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中车四方所、中车智程还与德令哈市供销社签署了《德令哈农牧产品推介行动方案》,使德令哈绿色农牧产品在中国中车电商平台上线销售,发挥中车市场销售的渠道优势,助力德令哈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从西部走向全国,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央企担当。

面向未来,中国中车将以中车德令哈新能源大基地项目为契机,坚持为社会创造价值、为用户创造价值、为合作伙伴创造价值、为股东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价值的“五创理念”,立足海西,携手青海,依托当地“水丰、光富、风好、地广”自然禀赋,发挥中车“风光储氢”全产业链和“源网荷储”一体化优势,共同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协同合作典范。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f $type=='index'&&$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