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

2025常州—上海经贸交流和创新合作活动周新春交流会举行

2025月02月21日 65253浏览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孟培嘉)2月20日,常州在上海举办2025常州—上海经贸交流和创新合作活动周新春交流会,30个重大项目现场签约,涉及新型电力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机器人、半导体、文旅等多个领域,总投资折合人民币达308.1亿元。

2025常州—上海经贸交流和创新合作活动周新春交流会举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前,新一轮发展最好的‘时与势’在常州激荡交汇,我们敞开怀抱欢迎更多上海企业、上海人才,投资常州、深耕常州,唱响新征程上现代化建设的‘双城记’。”交流会上,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周伟细数常州城市优势,向各方发出诚挚邀请。

2025常州—上海经贸交流和创新合作活动周新春交流会举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多维度城市优势

2025常州—上海经贸交流和创新合作活动周新春交流会举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成员,常州全方位融入上海大都市圈,经贸互动十分频繁,产业创新合作紧密,区域协同不断升级。”周伟说,今年是常州连续第19年在上海举办经贸周活动。通过这一平台,一大批来自上海的技术成果在常孵化量产、落地生根,也有一大批常州产品配套上海、走向世界,常州超过90%的新能源进出口贸易通过上海往来。

  既要能引得进,更要留得住、长得大。产业技术、城市能级、营商环境……常州多维度的城市优势,让这里成为干事创业的一片沃土。

  扎实的产业基础,为企业创新营造更强磁场。据了解,常州制造业体系完备、门类齐全、配套能力强,国家工业41个大类中常州有37个,207个中类有191个,666个小类有606个。全是新能源产业向着万亿级产业集群目标迈进的同时,常州正优化创新生态,加快布局合成生物、低空经济、机器人、第三代半导体、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

  跃升的城市能级,为企业裂变打开广阔空间。不久前,《常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国务院批复,常州城市性质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功能定位是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高地。随着城市能级的跃升,对产业发展的生态价值、对高端要素的集聚效应也更加凸显。

  一流的营商环境,为企业扎根给足阳光雨露。常州是国家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先后出台“创新20条”“产业30条”“新能源10条”等系列政策,护航企业稳健前行。“我们始终依法保护企业家人身权益和财产安全,全力当好‘店小二’‘急郎中’。”周伟表示,常州始终秉持懂得产业、舍得投入、等得花开的“长期主义”,推动惠企政策“非申即享”“直达快享”,让企业家充分感受到“获得感”。

  发布新质生产力细分投资机遇

  交流会上,常州市新质生产力细分赛道投资机遇同步发布。除了持续擦亮“新能源之都”名片外,常州已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固态电池、氢能、第三代半导体、合成生物、机器人、人工智能、工业母机、低空经济等九个领域进行布局,谋划未来产业发展。

  以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为例,常州依托理想、比亚迪两部新能源整车资源和超350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产业优势,智能网联领域已拥有相关企业60余家,在感知、决策、AI芯片、智能座舱等关键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开工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基地,发布全国首个“车能路云”一体化方案。

  随着“智驾平权”,下一步常州将在自动驾驶和车路云一体化等领域,重点围绕智能座舱、L2以上级别辅助驾驶功能、智慧道路建设三个方面,发展智能网联整车及核心零部件,支持无人车快递末端配送,推动道路常态化载人载物测试。

  又如合成生物,常州早在2023年就出台《关于推进合成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及《常州市关于支持合成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到2027年全市合成生物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

  目前,该市汇聚了创健医疗、药研所、常茂生物、康润生物、三高生物、洁维生物设备等合成生物相关领域企业149家,武进普罗吉“重组人血白蛋白”、创健医疗“可吸收可降解医用生物材料及重组胶原蛋白生物材料”2个项目列入省重大产业项目,百代生物科技在转染试剂细分赛道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此外,常州还是国内重要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地,工业机器人本体产量接近全国1/4、协作机器人产量全国领先,覆盖从“关键零部件”到“整机生产”再到“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下一步,常州将加快布局高端整机、控制系统、机器人动力电池等领域,强化减速器、传感器、伺服电机等核心零部件项目招引,加快推动人形机器人、教育机器人、医疗机器人、无人船等新兴领域发展。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f $type=='index'&&$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