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新质生产力,涵盖技术突破、产业升级、模式创新等多元维度,与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内涵高度契合,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成为包括平安证券在内的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发力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平安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何之江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公司始终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源,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通过精准施策、创新实践,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创新沃土,积极支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未来,公司将不断探索创新路径,进一步提升服务新质生产力的能力,同时努力打造“有温度的证券平台服务商”,持续为客户提供高效率、有温度、有价值、一致化的服务,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激活产业升级新动能 向“新”向“绿”谋发展
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为科技创新企业引入金融“活水”,既是证券公司的优势所在,更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
据何之江介绍,在服务科技创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平安证券实施“全周期产品创新”与“区域精准服务”双轨战略,构建起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多元化“接力式”投融资服务体系,助力构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支持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发展,推动从“规模+质量驱动”到“服务体系+品质驱动”的升级,为科创产业注入金融动能。
具体而言,在股权业务领域,平安证券聚焦半导体、新能源、高端装备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深耕长三角、珠三角两大新兴产业企业集群地;深化与同创伟业、东方富海等创投机构的合作力度,重点服务硬科技中早期企业;做耐心投行,持续加大人力资源投入,引导投行团队培育新兴领域早期硬科技项目,同时建立并购重组资源库,为上市公司强链补链、转型升级提供撮合支持。
在债权业务领域,平安证券依托承销规模长期稳居行业前列的基础,推出科创债、科创票据等创新工具,研发知识产权证券化、碳减排挂钩债券等特色产品,以金融工具革新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任督二脉”。截至2025年9月末,平安证券承销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及证监会ABS合计65只,承销规模合计169.80亿元,为科技企业打通多元融资渠道,助力产业升级。
高质量发展既要向“新”,也要向“绿”。在何之江看来,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对此,平安证券始终将绿色金融理念根植于业务顶层设计,紧跟国家“双碳”战略方向,通过制度保障与资源倾斜,推动绿色金融落地见效。
在政策对接层面,平安证券建立“政策-产业”快速映射机制,紧密跟踪央行、交易所等机构发布的绿色金融政策动态,将“双碳”目标转化为可执行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方案。在资源配置方面,平安证券将清洁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列为绿色金融重点支持方向,在项目筛选、团队配置、资源投入上予以倾斜,并将绿色金融指标纳入内部考核体系,推动绿色理念渗透至业务各环节。在价值理念上,平安证券秉持“绿色金融的核心不仅是提供资金更是构建生态”的发展理念,通过创新工具激活社会资本参与绿色发展的积极性,凭借专业服务能力助力企业提升绿色经营水平。
从具体实践看,平安证券融合碳中和主题与可交换债工具特性,助力内蒙古霍林河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发行全国首单碳中和绿色可交换公司债券;在中小微绿色融资领域,平安证券助力深圳担保集团有限公司发行全国首单碳资产ABS,以企业碳排放权质押贷款债权为基础资产,为绿色企业开辟低成本融资路径。在基础设施领域,平安证券推动嘉实中国电建清洁能源REIT成功上市,发行规模为10.7亿元,为清洁能源产业引入长期稳定资金。这些创新实践让绿色产业的长期价值获得资本市场认可,助力了绿色低碳产业生态的构建。
打通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最后一公里”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中小微市场主体的活力迸发,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既要速度更要温度。何之江告诉记者,平安证券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用精准服务回应不同群体的差异化需求,把金融需求对接与民生关怀深度融合,打通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并通过产品供给与服务优化的双向发力,实现社会效益与市场价值的统一。
在产品服务层面,平安证券构建起了股票投顾与基金投顾并行的多层级矩阵,满足不同资产层级客户需求。针对大众客户,通过平安证券App提供投顾组合、科学投顾等线上普惠服务,涵盖投资组合建议、咨询互动、行情分析等基础功能,同时配套行情增值服务、决策工具、付费资讯,降低普通投资者的入门门槛。
在投资者教育方面,平安证券围绕“3·15投资者保护教育宣传”“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818投教节”“9月金融宣传周”等宣传主题,组织开展专题讲座以及走进上市公司、走进校园、走进养老院、走进社区、走进商圈等形式多样的投资者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广大群体对非法证券活动的认知能力和风险防范水平。
在宣传方式上,平安证券线上及线下渠道持续发力,扩大投教影响力:在线上,公司通过平安证券App、平安证券官方服务号、平安证券社媒矩阵、微信朋友圈、企业微信、发送风险提示短信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在线下,公司运用地铁专列、大楼外墙等载体扩大活动影响力。
在养老金融领域,平安证券聚焦适老化改造,2025年一季度完成平安证券App关怀版界面升级,二季度针对银发客群优化关怀版银证转账界面,三季度规划改造关怀版交易首页、个人中心及资讯列表,并设计老年人专属投教内容,通过科技赋能让老年群体便捷享受金融服务。此外,公司经纪业务事业部积极发行个人养老公募基金产品,机构端则聚焦保险资金设立23只险资资管计划,管理规模达314.73亿元,通过多元投资策略支持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积极拥抱数智化变革 以数字金融赋能提效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赋能。对此,平安证券持续构建IT核心能力,创新性设立分布式平台化开发、组装式场景应用和数字化精细管理的技术数字化转型理念,赋能业务数字化转型,提高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竞争力。
何之江告诉记者,数据化经营是平安证券数字转型的核心战略支点:公司聚焦数据平台、资产、工具三大维度,持续建设统一数据服务中心,为公司级指标体系搭建、精细化运营落地提供核心支撑,并通过完善数据规范、培育专业人才、开展文化培训、实施量化追踪等保障措施,实现系统逻辑、数据逻辑与业务逻辑深度统一的数据化经营体系,助力经营决策。
在技术平台创新上,平安证券依托领航基础底座完善应用开发、AI应用、安全管理等八大领域分布式平台,通过数字化微工具构建端到端架构体系,实现业务需求的快速开发与部署。此外,公司积极拥抱AI,领航智能科技平台部署DeepSeek等大模型,全面助力业务智能化建设,提升执业效率。
在产品创新端,平安证券联合深交所、深圳数交所打造全国首单数据资产ABS,规模为1.3亿元,票面利率为2.4%,实现数据从资源到资产再到资本的连续跃升,为数字经济企业开辟融资新路径。
谈及未来平安证券的布局规划,何之江表示,公司将持续以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战略抓手,不断探索创新路径,进一步提升服务新质生产力的能力,同时努力打造“有温度的证券平台服务商”,深入践行平安“三省”(省心、省时、省钱)服务理念,持续为客户提供高效率、有温度、有价值、一致化的服务,助力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本专栏由中国证券业协会与中国证券报联合推出)
转载请注明:财智纵横 » 证券 » 平安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何之江: 做细做实金融“五篇大文章” 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