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龚梦泽)近日,商务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二手车出口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严控新车以二手车名义出口;规范出口许可证申领与发放;建立企业动态管理及退出机制;严格以改装车名义出口车辆的许可证申领条件;提升企业国际经营能力;完善出口配套体系等六方面措施,旨在进一步规范汽车产业竞争秩序,促进我国二手车出口健康有序发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前,我国汽车国际化发展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绩,正在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和谐苗头。今年7月,中国证券报曾独家曝光部分车企利用“零公里二手车”炮制虚假繁荣的问题。调查发现,有企业将已投保过户的库存车辆以新车名义销售,这些车辆法律上已成为二手车,却以“限时优惠”话术误导市场。此类操作不仅侵害消费者权益,更扭曲真实产销数据,对行业健康发展构成威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规的出台直指行业上述潜规则。《通知》明确规定,自2026年1月1日起,对申请出口距注册登记日期不满180天的车辆,需提供该车辆生产企业出具的《售后维修服务确认书》。这一设计精准针对“新车二手化”的投机行为。记者了解到,确认书需包含出口国别、车辆信息、提供售后服务的网点信息等内容,并加盖生产企业公章。对无法提供上述材料的车辆,将不予发放出口许可证。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向记者表示,商务部加强二手车出口管理,重点规范“180天内新车以二手车名义出口”行为,严审车源信息与售后承诺,从源头遏制低价套利和无序竞争,直接阻断“准新车”扰乱海外价格体系,有效抑制价格内卷。
“以‘180天注册期+售后确认书’为核心抓手,将从源头规范以二手车名义出口新车的模式。”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王都表示,这一要求将“售后责任”与“出口资格”直接绑定,企业需在出口前就规划好售后网点布局、备件供应流程等,避免因售后缺位引发投诉,从而树立“全生命周期服务”的长期思维。
通知还提出,建立企业动态管理及退出机制,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加强本地二手车出口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对照《二手车出口不诚信行为负面清单》,包括是否出口禁止类车辆、不履行质量保证等义务、伪造或变造相关文件等,对企业开展日常监督与动态管理,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及出口竞争秩序。
王都认为,这一机制的核心逻辑是信用与资格挂钩。对有不诚信行为的企业进行约谈,对有多次不诚信行为、未及时提供出口车辆维修技术及备件支持、不履行质量保证义务的企业,责令其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在受理审查出口许可证申请时,综合考虑整改落实情况。
“对新车而言,严格区分新旧标准、提升车况透明度,既维护了新车出口的合理溢价空间,也避免二手车以‘低价新货’冲击海外新车市场形象。”崔东树认为,长期来看,规范可信的二手车供给将优化海外市场供需结构,助力中国汽车整体树立“高性价比+可靠服务”的国际品牌认知,构建更有序的全球竞争环境,为中国汽车出口突破千万打下良好的出口秩序基础。
王都表示,我国二手车出口已进入规范提质的关键转折期,对行业而言,唯有以自律为根基,守住合规底线、履行社会责任,才能赢得国际市场信任;唯有以协同为路径,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相互配合,才能破解各种难题,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转载请注明:财智纵横 » 企业新讯 » 四部门联手加强二手车出口管理 “零公里二手车”乱象迎来强监管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