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

“+”出来的收益:固收打底 理财驾驭多元资产有术

2025月08月07日 61282浏览

  “权益市场走强,债市保持震荡,让‘固收+’产品的多元配置策略优势凸显。”某国有大行理财公司投研负责人告诉记者。

“+”出来的收益:固收打底 理财驾驭多元资产有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7月以来,理财产品底层资产收益表现呈现分化。纯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率出现回调,部分“固收+”、混合类、权益类产品收益率较为可观。多位理财公司人士向记者透露,将持续深耕“固收+”产品,“+资产”的部分主要聚焦于优先股、指数ETF、高股息股票、黄金、美股等。业内人士认为,在债市震荡及优质资产荒背景下,“固收+”理财产品的配置价值将进一步显现。

“+”出来的收益:固收打底 理财驾驭多元资产有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资产收益表现分化

  7月下旬以来,债市出现一定幅度调整,由于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以债券为主,部分纯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率也出现回调。

  普益标准数据显示,7月21日-7月27日,理财公司存续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不含现金管理类产品)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平均水平为2.81%,环比下跌0.23个百分点;到期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的平均兑付收益率(年化)为2.43%,环比下跌0.21个百分点,落后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0.23个百分点。对此,普益标准研究员张璟晗表示,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主要是债券,债市回调引发理财产品净值回撤。

  “理财公司为降低波动,减持长久期债券,进一步加剧理财产品收益率下行。此外,纯固收类产品因缺乏权益类资产对冲,债市回调时净值波动更显著,叠加信用利差走阔压缩票息收益空间,导致其收益率降幅较大。”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分析称。

  中邮理财认为,近期债市调整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市场对“反内卷”政策的预期增强,叠加股市走强,投资者风险偏好提升,促使部分资金从债市流向权益市场,形成“股债跷跷板”效应;同时,此前债券市场交易拥挤,久期水平处于历史高位,杠杆率接近历史高点,信用利差被压缩至低位,市场脆弱性加剧。在此背景下,经历前期上涨的债市投资者止盈情绪上升,引发连锁抛售,令市场波动加大;出口数据显示经济下行风险降低,部分投资者对“低通胀、弱复苏”的原有逻辑产生动摇,导致债市重新计价基本面因素。

  相比之下,随着权益市场、商品市场回暖,部分“固收+”产品的“+资产”部分为产品提供了一定的收益。

  例如,工银理财恒睿日升月恒系列一款固收增强型产品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超4%。工商银行北京市西城区一家网点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款产品以存单、高等级信用债券等稳健类固收资产打底,并通过大类资产配置策略应对单一资产波动,灵活调整大类资产配置比例,以银行优先股、A股、港股、美股、美债、黄金、转债等多策略增厚收益。同时,产品久期灵活,适度参与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利率上行时利用国债期货进行对冲管理,控制净值回撤。”

  多元化配置策略

  “‘固收+’产品中‘+’的部分既是资产也是策略。”上述国有大行理财公司投研负责人表示,“‘固收+’产品以固定收益类资产打底,同时配置一定比例的权益类资产,通过不同的投资策略,力争平衡收益和风险。目前我们的主要策略有黄金策略、高股息策略、红利策略、优先股策略等。‘+’的部分,根据不同的投资策略,组合配置股票、黄金ETF、红利资产等标的,为产品净值争取向上的空间。”

  “我们会通过加入多元资产来提升收益率,比如配置股票、可转债、基金等,主要是利用不同资产间的低相关性甚至负相关性,抓住大类资产轮动的机会,争取实现更高的收益率。策略方面主要运用FOF策略、量化策略等来提升资产组合的业绩弹性。”某股份行理财公司产品研发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比如,‘+FOF’策略就是理财产品不直接投向债券或股票,而是投向基金组合,相当于为投资者提供了多元化资产配置组合。通过分散投资多只基金,在行业风格和投资经理选择上都避免了过度集中,实现了风险的二次分散,提升了组合投资的风险收益性价比。”上述产品研发部相关负责人补充道。

  农业银行丰台区一家网点的理财经理告诉记者:“近期,不少固收增强类产品年化收益率高于纯固收类产品。有的产品权益投资部分配置了2%左右的高股息率股票,拉高了近期的收益率。”

  招商银行西城区一家网点的理财经理向记者推荐了一款“固收+”产品,其采用“固收+黄金+中性”策略,主要投资于高资质商业银行发行的二级资本债、永续债、高等级信用债,以及公募基金等,黄金类资产主要是指黄金ETF、挂钩金价的场外期权等。

  此外,指数策略也被不少理财公司所采用。“我们权益投资主投沪深300ETF、中证500ETF和指数增强ETF。”东部地区某城商行理财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配置价值将持续显现

  业内人士认为,2025年上半年债市震荡,影响理财产品收益率。展望下半年,债市或延续震荡行情。在优质资产荒背景下,含权“固收+”理财产品的配置价值将进一步显现。

  薛洪言表示,下半年的理财市场仍将面临资金充裕与优质资产荒的结构性矛盾。“在此背景下,‘固收+’产品因风险等级适中、收益弹性较高,成为平衡收益与波动的重要工具,含权理财产品规模有望扩容。与此同时,养老与ESG主题产品受益于制度完善与政策红利,也有机会成为差异化竞争的热门赛道。”

  北银理财多资产配置部总经理林彦博表示,下一步理财公司应突破传统固收依赖,深挖项目类资产价值,重点布局基础设施公募REITs等具有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捕捉权益市场结构性机会,通过量化指数增强策略、券商浮动收益凭证、FOF投资等工具化产品抓住市场红利;开拓跨境投资渠道,通过多种策略配置海外高息资产。

  天风证券研究所固收首席分析师谭逸鸣表示,展望未来,面对资产荒,理财资产配置或减弱对债券票息的依赖,增加利率债配置,把握交易机会,通过配置多元化资产增厚收益,其中公募基金或成为重要选项。此外,通过信用债ETF可实现对低成本、高流动性资产的分散配置,丰富了理财资产配置的选择。

  业内人士提醒,净值化时代理财产品净值会随着底层资产价格变动,“固收+”产品呈现高波动、高收益特征,投资者应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投资周期等因素理性选择,切莫盲目投资眼前高收益率理财产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f $type=='index'&&$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