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 题:规范涉企行政检查 让企业放心干事、安心发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华社记者杨绍功、魏一骏、尹思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是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优化营商环境、稳定市场预期的重要一环。
制定执法清单,让“清单之外无检查”;推出二维码接入智慧平台监督入企频率,避免重复检查;建立企业“白名单”,实行少检甚至免检……记者采访发现,各地正不断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创新有效执法方式,推动涉企行政检查“既不越位、也不缺位”,让企业可以放心干事、安心发展。
改革创新促进执法规范
“好几个部门来检查,原以为没有半天不行,没想到半个多小时就结束了。”生产防火设备的张家港市华厦机械厂,因行业监管要求高,执法检查较为繁琐。为了迎检,企业负责人张水林特意留出一整天时间,却没想到检查十分高效,没有耽搁企业正常生产。
作为江苏苏州“综合查一次”首批试点,张家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在生态环保、市场监管等领域推行现场执法检查改革。2024年,张家港“综合查一次”涉企联合执法检查1900余次,年度执法检查压减3000余次,联合执法检查次数占比近20%。
今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首次对涉企行政检查作出系统全面规范。记者采访发现,各地陆续出台相关细则,推出务实举措,让涉企行政检查更规范、更高效。
在浙江湖州,大到行业企业、小到餐饮商铺,有关部门都针对性编制了行政检查事项清单。同时,当地清理不合理检查事项,针对涉及多部门监管的领域制定跨部门综合监管重点事项清单。这些清单在部门官网公布、实行动态管理,以确保“清单之外无检查”“未经公布不检查”。
“大小事项一起查”“清单之外无检查”是改革带来的执法效能提升,“亮明身份才能查”则是执法规范性的不断强化。
去年以来,天津滨海新区推行“电子检查证”,列明了检查人员、检查时间、检查事项、投诉举报途径等内容。
滨海新区司法局行政执法监督室主任李景锟说,执法人员进入企业开展现场检查必须出示执法证和“电子检查证”,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可以通过电子检查证的使用,对现场执法的规范性进行全流程实时在线监督和事后回溯监督,企业也可以由此对执法人员执法行为进行监督。
辽宁出台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若干措施,实施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清单管理,推行实施“扫码入企”。重庆已有11个区县开展了“扫码入企”现场检查,还将加快部署使用“执法码”,通过“企业码”和“执法码”两码互核,实现入企现场检查可追溯监督。
合理设置频度,妥善把握力度,着力提升精准度,各地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亮“新招”展“实效”。
上海市今年全面推行涉企行政“检查码”。执法人员“亮码”进企业,明确检查主体、减少检查频次,让商户专注经营。仅在交通运输领域,今年以来上海已发送“检查码”约1900张,涉企检查频次同比下降近30%。
数字应用提升执法便利
享受“一年度行政检查不超过一次”“优先开展非现场监管检查”等优待,让恒勃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阮江平感受到了行政检查“白名单”的政策温度,他说:“监管部门重视企业的获得感,让企业发展信心更足。”
近期,浙江台州创新出台《涉企行政检查“白名单”管理办法》,推出“守信企业免扰”监管模式。台州市市场监管局信用监管处负责人说,除特定情形外的“白名单”柔性监管与线上核查、智慧监管等非现场监管方式结合,有望实打实为企业减负。
记者采访了解到,各地正依托大数据对企业进行信用画像与违法风险评级,柔性执法“白名单”、随机抽查经营主体等由此生成,“精准监管,无事不扰”成为新常态。
在江苏,交通执法部门根据行业大数据分析,探索实施涉企检查“智能计划+动态调整”机制,制定差异化检查计划;在天津,滨海新区建立32万家经营主体的全量执法对象库,由系统自动撮合形成联合检查任务,指定时间实现联合一次性检查。
北京昌平全面推行“一码检查”为企减负;安徽推出30份轻微违法免罚轻罚清单,覆盖28个执法领域;湖南衡阳探索实行企业赋码保护机制,政府部门开展访企活动须“码上约”……
各地坚持理念创新和手段创新,让执法监督更精准、更高效,切实为企业发展减负担、增动能。
鸿瀚防护科技南通有限公司负责人顾立森打开手机,App显示:当月生态环境局将入企检查1次,应急管理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入企检查0次……由此对执法检查心里有数。
江苏南通以统一“地名地址码”为突破口,探索整合执法渠道:将公安、住建、民政等系统的地名地址进行统一管理,实现“一企一码”,打造综合集成监管平台把35家执法单位的执法事项全部纳入,各执法部门的入企频率实现一键统筹。
转变理念让政府更有为企业更有感
监管执法部门的理念之变是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提升执法质效的重要前提。记者采访发现,各地正积极推动涉企行政检查转变理念和方式,努力做到“既不越位、也不缺位”,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之前多部门分别进行、耗时多天的检查,现在多部门联合进行一天就可以完成。执法部门不仅查问题更解决问题。”天津市滨海新区天华宾馆总经理王兴凯感受到了新变化。
天津滨海新区改变考核评价导向,科学设定执法任务和监督考核指标,不以执法数量“论英雄”,努力消除趋利性执法、选择性执法、运动式执法和盲目检查。
聚焦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山东建设全省涉企行政检查“一张网”,全方位规范入企检查行为。同时,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集中整治乱检查、乱罚款、乱查封、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等涉企执法突出问题。
不少相关部门干部表示,从管理到治理的理念之变,将为涉企执法检查的规范化、数字化打开新空间。
浙江省司法厅厅长戴纪说,浙江将深化互动治理理念,积极延伸拓展行政执法职能,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进一步擦亮执法服务并重模式成色,推动政府更有为、企业更有感、社会更有序。
以执法为民为核心理念,江苏等地正探索经济影响评估机制,对涉企案件实行先评估后执法,严禁随意扣押经营性资产,让企业可以边整改边经营。宁夏等地则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行政检查责任追究、尽职免予问责机制,让执法规范性有更硬核保障。
江苏省司法厅副厅长范沁芳说,着力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全力打造法治化一流营商环境,才能让高水平法治助力高质量发展。
转载请注明:财智纵横 » 经济要闻 »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丨规范涉企行政检查 让企业放心干事、安心发展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