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25日晚6点,A股超18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披露2024年年报,六成企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13家企业实现翻倍以上增长;部分企业因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业绩有所下滑。值得注意的是,在谈及2025年发展规划时,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将目光投向人形机器人产业,试图通过技术迁移、客户协同等优势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高增长与高压力并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产销量再创新高,继续保持在3000万辆以上规模,多家汽车零部件厂商受益于此,业绩实现大幅增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以内外饰及机电部件、轮毂轴承、新能源电驱为主营产品的双林股份,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9.10亿元,同比增长18.64%;归母净利润4.97亿元,同比增长514.49%。
泰德股份是一家专业设计、制造、销售专用精密轴承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4亿元,同比增长23.13%;归母净利润2494.95万元,同比增长216.53%;扣非净利润2458.06万元,同比增长216.97%。
西菱动力表示,2024年,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新客户定点产品投入量产,客户需求扩大,销量及销售收入均实现增长,产品盈利能力获得改善,实现营业总收入17.53亿元,同比增长15.38%;归母净利润5061.41万元,同比扭亏。
此外,鹏翎股份、德尔股份、美力科技等汽车零部件企业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均超100%。
与此同时,不少公司因行业竞争加剧出现业绩下滑。信质集团专注于电机定转子相关产品制造,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9.18亿元,同比增长28.22%;归母净利润2107.56万元,同比下降91.32%。
信质集团表示,报告期内,受汽车零部件及电动车零部件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产品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公司量产项目本期产量未达预期,公司产品毛利率有所下降。此外,公司近年布局新能源零部件行业扩大投资规模,新增贷款导致利息支出增加,从而影响经营成果。
精锻科技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2.79%。公司表示,汽车厂商的激烈竞争带来的降本压力快速转移到零部件行业,导致零部件企业经营面临一定的成本压力,新形势下汽车产业对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更敏感,加速零部件企业优胜劣汰。
夏厦精密以小模数齿轮及相关产品为主营业务。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6亿元,同比增长26.09%,汽车齿轮销售额占比超过50%。但因近几年来汽车消费市场竞争激烈,进一步挤压了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利润空间,公司汽车齿轮板块毛利率下滑较为严重。
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
面对汽车行业激烈的竞争,不少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年报中明确将人形机器人列为核心战略方向,协同原有技术、客户、质量体系等多方面资源,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夏厦精密董秘张波杰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我们高度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的长期发展潜力,并将其定位为公司未来核心增长方向之一。”目前,公司已通过IPO募投项目加速布局工业机器人新结构减速器研发及产业化,该技术与人形机器人减速器具有高度协同性。
张波杰进一步表示,“汽车齿轮对精度、可靠性的严苛要求与机器人减速器高度契合。例如,我们在新能源汽车驱动减速机构中积累的薄壁设计、高转速适配技术可直接迁移至机器人关节减速器研发。”
均胜电子也表示,公司可以将智能汽车领域积淀的多模态感知技术、高可靠能源管理能力与轻量化材料创新,系统化迁移至机器人产业。例如,公司可依托汽车轻量化材料的研发积累,打造兼具强度与灵活性的新型复合结构,为机器人运动性能突破提供底层支撑。
“具身智能机器人是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领域。为模拟人类运动,每台机器人需要数十个运动执行器,单机价值约数万元,市场空间巨大。”专注于汽车动力底盘系统、饰件系统、智能驾驶系统等领域的拓普集团表示,为抓住机器人业务的发展机遇,公司决定拆分设立电驱事业部,同时整合各项优势资源,为该项业务的快速发展创造充分条件。
目前,已有不少汽车行业头部企业明确表示进入人形机器人行业,华为、比亚迪、小米、广汽、特斯拉等知名厂商纷纷加码人形机器人行业,加速商业化量产步伐。
“这也是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入人形机器人行业具备的天然优势。”张波杰认为,在规模效应方面,汽车零配件企业具备精密加工设备的规模化应用经验,可快速实现机器人零部件降本增效。在质量体系认证方面,汽车行业头部企业对供应链有严格的认证体系,未来机器人厂商供应链会有类似的要求,汽车零配件企业在质量管控、保持产品一致性方面有明显优势。
西菱动力表示,将充分发挥公司在热处理、精密加工等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进入人形机器人零部件领域,建设谐波减速器、丝杠等产品生产线。万通智控表示,未来三年,公司将利用多年来传感器技术、数字信息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的积累,通过与知名院校及相关企业的合作,向具身智能感知领域延伸,扩大公司产品应用场景范围。
核心零部件研发加速
凭借在精密传动领域二十余年的技术积淀,2024年,双林股份攻克了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的工艺难题,并于2024年底建立了年产12000套行星滚柱丝杠产品的试制产线。
“公司迈出了向人形机器人领域进军的决定性一步。”双林股份董事长邬建斌表示,这项素有“机器人关节命脉”之称的核心技术,不仅实现国产化替代,更以高负载、低成本的优势获得国内头部车企及科技公司的青睐,首条试制产线已蓄势待发。
此外,双林股份也已成功研制人形机器人上肢与下肢直线作动关节模组总成,且核心部件均实现自主可控。现正为国内两家头部新势力车企定制开发同款线性关节模组总成。
信质集团表示,子公司鸿辉智能机器人(浙江)有限公司专注于人形机器人电机及机器人关节电机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目前已与一家国内领先的人形机器人公司就旋转电机领域展开合作,并成功交付了少量产品。
夏厦精密表示,目前为适应人形机器人的快速发展,公司在精密小齿轮和精密减速机以及加工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的工业母机方面加大投入,如高精度高效率齿轮、丝杠加工制造设备、微小模数超硬超细硬质合金滚刀的研发。未来通过小模数齿轮、减速机和丝杠产品等相关产品在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努力打造公司业务的“第二增长曲线”。
转载请注明:财智纵横 » 企业新讯 » 业绩持续分化 人形机器人成汽车零部件行业“新风口”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